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新时代民族伦理学学术研讨会综述

  由云南省民族伦理学会、全国妇联:云南民族大学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共同主办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新时代民族伦理学学术研讨会”,于2021年12月25日在昆明安胜律师事务所线上召开,参与者有中央民族大学、天津社会科学院伦理学研究所、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湘潭大学、湖南师大、西藏大学、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民族大学、云南农业大学、云南财经大学、云南中医学院、昆明学院、大理大学、昭通学院、普洱学院、云南省社科院等30多个单位40多位专家、学者及70多位博士、硕士研究生参加了会议。会议共收到论文80多篇,与会成员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新时代民族伦理学”的主题,以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指导等几方面进行了广泛而热烈的交流。现将会议研讨的主要内容综述如下:

  开幕式由云南民族伦理学会副会长、云南大学蒋颖荣教授主持,云南民族伦理学会会长、全国妇联:云南民族大学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主任杨国才教授致辞,她指出:为了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及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促进新时代民族伦理学的研究和发展,加强民族伦理学界同仁之间的学术交流;同时,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领会《习近平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摘编》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推进七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实施意见》的安排部署,落实《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21—2030年)》《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的家庭目标,加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宣传,探讨如何充分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在培养时代新人、弘扬优良作风、加强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落地生根。而举办这次学术研讨会,探讨新时代民族伦理学的使命,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贡献道德智慧,更好地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可谓恰逢其时,意义重大。

  会议邀请到伍雄武教授、杨义芹教授、姜秀花教授、高力教授、蒋颖荣教授、安胜律师事务所管赛北主任等国内伦理学、哲学、法律、民族学、社会学、女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专家及相关学科研究生参加本次盛会!会议中各位专家学者勇担使命,阐述自己的观点,点评研究生的论文。

  会议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分为主旨发言及分论坛讨论,云南民族伦理学会会长杨国才教授主持了主旨发言。

  伍雄武教授就“道德至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做了精彩的论述:他认为共同体意识是共同体全体成员所共有、共同的意识、观念、精神,也是凝聚、联结共同体全体成员的精神纽带。而道德至上,是中华民族所共有的、并凝聚中华民族的一种基本意识。从而,提出“私德”、“公德”概念,认为人生价值在于道德,有道德的人生,就是有价值的人生。道德就是仁义:公德是有关社会公众的安宁和幸福的行为。即由亲人推延至社会的人,由家推延至国。家为国本,家国一体。而  古之 “国”,仍指邦国、侯国,而以“天下”指中华大地各族、各国为天下一家。所以,要以仁义“道德”来处理国家内部的关系,处理各国、各民族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德治”,以仁义(道德)来实现天下的统一,以即为“王道”,而非“霸道”。并且,历史上先秦百家争鸣:法家、杨朱不讲道德;而儒家首倡道德至上。秦统一天下,一任法家,二世而亡;西汉总结历史经验,先取黃老之学,后独尊儒术, 崇仁义的意识逐渐成为意识的主流,经唐宋元明清至今,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意识,中华各民族凝聚为共同体精神纽带,中华民族上千年的团结、凝聚、融合,以此为深层的文化依据。正如习总书记说:“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从哲学和历史的视角,论述了中华民族融汇着这共同的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汉族、少数民族都如此,因此而凝聚、联结成为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所以,道德至上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意识。

  杨义芹研究员围绕会议主题,就“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需要遵循的共同价值理念”做了报告。她指出:中华民族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团结和睦的大家庭,中华文明是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融合而形成的。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三个“共同体”,即“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十九大报告是这样表述的:“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也就是说,唯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我们才能不断巩固和发展各民族大团结、全国人民大团结、全体中华儿女大团结,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团结在一起,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伟力。因此,共同体需要共同价值理念的维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造需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涵养。因此,铸造了中华民族共荣共进、和谐发展的文化价值理念。在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交织着四个方面相互关联的实践理性精神,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及爱国主义传统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即:公利天下、民惟邦本、忠孝合一、“国格”意识及爱国主义精神。

  姜秀花研究员就“新时代家风建设与传统优良家风传承”做了阐述,她指出:挖掘和传承中国传统优良家风,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新时代家风文化,促进新时代家庭文明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落地生根的必修课。传统优良家风是中华民族的一个文化基因,承载了民族精神和气质,其蕴含的基本品格高度契合新时代家风建设的内核,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以传统优良家风涵养新时代家风需要多元主体参与,必须在党委和政府领导下,依靠家庭、学校、社会综合发力联合推进。那么,传统优良家风与新时代家风建设有哪些契合点?谁来传承?怎么传承? 认为新时代家风建设离不开传统优良家风的涵养;传统优良家风基本品格和新时代家风建设的契合;新时代家风建设的多元主体性;以传统优良家风涵养新时代家风的路径。即:加强制度机制保障、拓展家风传承渠道、创新家风传承载体。

  在民族伦理学研究的方法上,高力教授首先提出了民族伦理学学科属性的问题,他认为民族伦理学应该是伦理学的民族伦理学,这样的民族伦理研究具有理论特色、话语特色以及研究方法的特色,但在研究方法上并不排斥民族学、社会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第二,在理论研究问题上,他认为道德的民族性以及民族的道德性的关系问题是基础性的问题,道德的民族性界定了道德主体的民族归属以及道德主体的实践活动、民族特色,由此又引发了民族道德的多样性和共同性的关系问题;第三,道德的民族性和非民族性的问题;第四,民族和国家的问题;第五,民族道德与宗教道德的问题,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我们正确贯彻和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把握好宗教和道德之间的关系。

  在民族伦理学研究的发展问题上,蒋颖荣教授就“族际伦理:民族关系研究的伦理学视野”,对民族伦理学的发展与创新做了阐述,她指出:族际伦理是对民族关系的伦理学研究, 它蕴涵在不同民族的生活历史、生活经验和各种文化活动之中, 存在于民族交往和民族认同的生活实践之中。少数民族的人生仪式、传统节日和日常生活是族际伦理生成的文化基础, 对这些交往场域的观察与分析, 能够发现存在于民族关系中的伦理样态和道德类型, 认识各民族在协调民族关系过程中所采用的道德思维模式、所运用的道德化手段与方法, 从而提炼出对协调民族关系具有普遍意义的民族间伦理共识。但由于在研究方法上不能满足民族伦理学学科发展的内在要求,目前的民族伦理学学术研究和体系建构囿于- 般伦理学的框架,难以挖掘多元文化背景下不同民族丰富多彩的道德生活的真实状态。为此,给予民族伦理学以准确的学科定位,寻求-种与民族伦理学学科特征相适应的研究方法就成为当务之急,而民族志( Etnography)方法的引入, 将给民族伦理学的研究带来方法论上的变革。故她认为民族伦理学是一门侧重运用民族学、人类学的立场和方法研究不同文化背景下各民族道德生活的交叉性学科。对民族伦理学的研究从理论及方法上做了新的探索。

  云南安胜律师事务所管赛北主任以理论联系就“公益普法进社区  坚守构建和谐社会”做了报告:安胜律师们走进社区,为辖区各居民开展了《我为群众办实事》法律普及主题党日活动,梳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法律问题及解决方法、解答居民身边亟需解决的法律困惑;他们应盘龙区委组织部要求,作为“春城党建新力量”服务队成员,在社区内开展《宪法》、《民法典》等法律知识宣传活动,“面对面”为社区群众解疑答惑;结合《宪法》、《民法典》等法律知识开展普法活动,就社区工作中的法律问题及难点进行针对性沟通讲解,从法律惠民的角度,丰富了社区各族群众的法治文化生活,积极倡导居民朋友明辨是非、崇礼守法,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

 

  几位老师围绕会议主题,从不同的视角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分论坛围绕伦理学与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女性与社会参与、思想道德与法治展开讨论。

 

  一、    伦理学与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分论坛围绕伦理学与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的学者探讨了新时代社区共同体的道德规范建构。认为社区道德建设并非是在冰冷冷的空间实体与相互疏离的个体间架设桥梁,而是在充溢着合作、共生、互惠、共享精神的社区共同体中建构现代社会道德秩序,是由交互性主体间通过积极参与、价值认同而形成共有的道德规范。新时代社区共同体不仅应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而且能够传承中华传统美德,适合中国国情和民众道德生活,符合城市和乡村现代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全面发展的具体需要,并能够行之有效的成为社区成员守望相助、邻里亲善、温馨祥和的文明网络和精神家园

  有的学者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四重维度,强调从历史、文化、国家和国际四个维度探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建构起“历史共同体”、“文化共同体”、“政治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同时为推动新时代中国发展进步提供更为强大的精神动力。

  有的对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伦理认同提出若干意见;有的以历史构建与逻辑生成相统一的观点把握伦理的丰富内涵,展现内在的、自然的、深刻的伦理认同;有的认为伦理认同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过程中的作用不可忽视;有的以傣族长诗《乌沙巴罗》为例,通过信仰冲突对现代道德构建的研究,认为信仰与道德都要依靠一定的社会舆论,探索如何完善社会道德构建,有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的学生通过大量的实证资料,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展开研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新时代家风建设与乡村振兴中女性的参与

 

  与会者认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在新时代更要注重家庭、家教、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亲人相亲相爱、下一代健康成长、老年人老有所养,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发挥妇女在家庭建设中的独特作用,促进建立男女平等的家庭关系和健全完善家庭发展政策等方面,以进一步提升家庭发展能力,激活和催生健康社会的基础细胞。杨国才教授以少数民族优秀传统家风为切入点,阐述了妇女在家庭建设、传承家教、家风方面发挥的作用。以白族妇女为例,教育子女从小要听话,要尊敬老人、有规矩,不能拿别人的一针一线,做人要诚实,做事要认真,强调清清白白做事,干干净净做人;从小要养成勤俭、节约、奋斗的精神。

  刘晓航老师在迪庆田野调研的基础上,认为“善美家风”是迪庆藏族妇女的传统美德,其中仁爱、善良、宽容是家风“善”的体现,以仁爱之心爱家人,以善良之心爱朋友,以宽容之心爱世间是女性的优良家风。而尊重自然界的一切万物是他们的行为规范,也是藏族妇女传承家风的主要道德规范。

  与会者一致认为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旨在增进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解、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达到千家万户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的目的。男女两性平等参与家庭决策、共同承担家庭责任,建设平等尊重支持包容的良好婚姻家庭关系,是家庭中性别平等的重要标志,也是婚姻家庭关系良好的重要体现。

  许多同学在实地调研基础上推出落实家风传承的措施,认为除了政府和社会的支持服务,包括开展婚姻家庭辅导和婚姻家庭矛盾纠纷调解,促进家务劳动社会化以及相关政策引导与公共服务的支持以外,更为重要且对维系家庭情感最为理想的模式是,倡导促进家庭中的男女两性改变刻板的意识和行为,倡导夫妻在家务劳动中分工配合,共同承担照料陪伴子女老人、教育子女、料理家务等家庭责任。

  与会者一致认为在乡村振兴中,在制定具体政策和措施时,要充分关注少数民族妇女的特点,发挥她们的特长,如民族女性能歌善舞、有食品加工,种、养殖业及文化传承、家庭生活安排管理等特长,考虑她们的身体需要和特殊需求发挥妇女的作用。因此,在乡村振兴中,给妇女赋能也是一条非常重要的路径。既要重视妇女在传统领域发挥的价值作用,也要注重有效运用组织化的平台增加妇女的价值禀赋和对资源的掌控,增强妇女群体化的力量和影响力。同时要注意不能把妇女的传统角色作为唯一的资源进而固化为妇女发展的唯一方式,要进一步拓展妇女新的角色、新的技能和技艺,以产生新的创造和新的能量,才能更好促进乡村社会经济发展。李思蒙博士以楚雄外普啦村妇女参与妇女组织、管理、旅游、传统手工艺等活动,助力村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例,来探讨妇女的作用,彰显妇女个体的劳动价值,也促成村社公共资源利用与家庭生计有机结合。即符合现实农村基本经营体制下集体经济发展,及乡村振兴现实需求。

  周爱萍博士以丽江石鼓镇为例,探索妇女在乡村旅游中当导游、参加歌舞表演、饮食文化、编织手工艺等发挥自己作用的事实案例,论征妇女通过参与,使自己收入来源多元化,不仅改变了家庭中传统的分工模式,增强了学习意识,掌握了新的生产技能,同时,收入来源更加多样化,学习意识明显增强,思想观念得到转变,改变了家庭劳动分工模式,走出了“等、靠、要”的怪圈,增强幸福感和自尊自强的意识。

  张慧博士从生命历程价值视角出发,通过网络直播平台助力当地农业产业发展的实践及案例。探索农村女性通过网络平台,在获得经济收入的同时,提升自身价值发展的可行性。认为增加收入,自我发展“互联网+”背景下,电商成为一个个体化、准入门坎低的信息平台渠道,可以带动农村妇女就业,促进增收,实现自身的价值;并能照顾家庭,兼顾生活;在家中进行直播,解决了外出打工无法赡养老人、照顾孩子的困难。直播时与受众群体的互动、交流,不仅提升自身的表达能力,也能锻炼交往能力,实现参与社会、展示自我、发展能力。所以,呼吁社会应为农村女性提供积极、良好的创业氛围与创业环境,加大社会帮扶,从技术和能力方面对女性进行提升打通各项资源的供应,增加女性电商创业者的资源获得渠道。

  云南大学万弯老师,对20世纪60、70年代女民兵参与三线建设的实践特点与历史价值进行了探析,指出女民兵参与三线建设的历程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女民兵群体以个人的成长和蜕变展现出三线建设中妇女的主体性。 

  李云霞博士在点评中强调发挥妇女,特别是少数民族妇女的作用,必须在发挥基层党组织中作用的同时,给妇女赋权、赋能是一个重要的途径。妇女在一定平台上,掌握有一定资源后,她们善于学习,既坚持传统角色,又能不断学习、拓展新角色、学习新技能、促进乡村振兴中各项产业的开展。因此,组织动员妇女参与村集体经济能够低成本创造村社公共发展资源,并经由村集体经济组织载体运作转化为村社集体产业发展的有效资本,为弱资本型集体经济发展创造原始积累条件。在这一过程中,既能彰显妇女个体的劳动价值,也促成了村社公共资源利用与家庭生计有机结合,符合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现实需求。

 

  三、    思想道德与法治

 

  该论坛围绕着 “思想道德与法治”进行发言,有的学者关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治保障,认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法治建构的基础,宪法确立的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则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法治保障,通过宪政制度和法律规范,将现代国家建构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构中的制度选择思政和法理塑造结合起来,借助民族国家建构的政治法律制度,实现中华民族共同体由历史文化共同体到政治法律共同体转型,最终将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法治建设提供保障基础。

  与会者中有的对伟大的抗疫精神,融入高校研究生思政教育的路径也进行了创新性探析。指出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在实践中生成的,具有深刻内涵,对于提高高校研究生思政教育水平又是一把利刃。高校研究生思政教育是培养国家高层次人才,与本科思想教育并不相同,要深入挖掘伟大抗疫精神所蕴含的新资源,以增强研究生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并从影视作品、宣讲课、社会实践三个方面对高校研究生思政教育进行路径创新,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有的学者强调,“要发挥高校资源优势铸牢云南边疆民族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充分调动高校人力资源、课程教学、实践平台资源,使高校发挥自身的区域优势、课程优势、社团活动优势、宣传管理优势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做出应有的贡献。

  有的学者探讨了民族文化版权保护的法律应对,区块链等技术的运用或许为民族文化版权保护提供了新的渠道。去中心化的、智能合约的提供,以科技手段厘清权利边界。该技术运用于文艺作品版权保障,可能挑战着平等保护、传统合同等。因此,引入区块链技术保护的同时,应将其纳入法律规制框架中,确定主体资格能力和界定行为效力,厘清智能合约法律属性不明的现实困境,在既有版权保护原则指引下,构建该技术运用保障规则、统一认证系统、公开可查询制度及技术规则法律解释体系等,促进技术运作的法治化,实现权利保护目标,传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以文化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

  因此,与会者的发言涉及六个方面内容:一是新时代社区共同体的道德规范建构;二是我国少数民族道德文献研究;三是从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四是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建设探讨;五是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的提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途径探析;六是民族文化版权保护机制研究。选题紧扣前沿,把握时代命脉,凸显专业素养。具体来看,第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建设的宏观背景下,推进社区道德建设是关键一环,关乎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的现代化,注重合作、共生、互惠、共享精神的社区共同体中建构,需落脚于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上,不断去挖掘少数民族文化、经济中有利于我国各民族团结互助,增强文化认同感的成分,同时加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联系。第二,爱国主义精神是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基础与保障。在当今社会仍应该学习他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推动了中国传统爱国主义精神的新时代转化。第三,加强高校学生教育,将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课程,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第四,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要深刻认识到,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交汇融合形成的,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本次会议紧紧围绕着筑牢民族共同体展开,吸收了各方观点。未来研究也应紧扣时代脉搏,切实筑牢民族共同体,夯实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建设的基础,彰显十四五规划对法治建设实践的引领作用

  总之,本次研讨会不仅加强了各高校学者间的交流与合作,而且开创了专家学者与学生的互动,老教授与青年教师的对话,男女学者的交流;同时,为伦理学研究工作者、女性学研究者、思政教育者提供了交流的平台,为民族伦理学与民族女性学理论、思政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创造契机,为中国女性学的学科建设增砖添瓦,为实现男女平等、促进民族团结、维护边疆社会和谐稳定,使各民族妇女、儿童体面工作、有尊严的生活做努力。

  

  杨 欢(1994--),男(白族),云南大学政府管理学院伦理学学硕士研究生。 

  杨国才(1954---),女(白族),云南民族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首页    交流园地    地方学会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新时代民族伦理学学术研讨会综述
时间:2022-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