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次全国应用伦理学研讨会在三明学院召开
2023年10月14日至1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应用伦理研究中心、三明学院和福建省伦理学会主办的“第十二次全国应用伦理学研讨会”在三明学院召开。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厦门大学等高校以及科研院所、党校、学报和期刊社等14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研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应用伦理”。会议开幕式由福建省伦理学会会长徐雅芬主持。
三明学院谢松明副校长出席会议并致辞。他首先代表学校向参会领导老师表示诚挚欢迎与感谢,对第十二次全国应用伦理学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祝贺。他指出,本次研讨会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应用伦理的相关问题展开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是紧扣时代之问,探索中国之道的具体表现。本次研讨会的召开,对三明学院提升办学内涵、营造学术交流氛围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社会科学院应用伦理研究中心李亚明研究员代读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应用伦理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伦理学会会长孙春晨的致辞。致辞中介绍了应用伦理学科的发展历史,指出培养合格的应用伦理专业人才必须以强化运用应用伦理学的学科研究作为前提,表明应用伦理学以化解生活冲突、解决具体道德问题和构建合理的社会伦理秩序为实践目标,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具有重要的学科价值。
主题报告分为四个阶段,分别由《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编审李淑英、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北京行政学院)领导科学教研部主任鄯爱红教授、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淑芹教授、天津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中国伦理学会刊《道德与文明》杂志主编杨义芹研究员主持。
中国社会科学院应用伦理研究中心甘绍平研究员作了题为“应用伦理学的理论形态”的报告,围绕程序伦理、价值理念、融贯主义方法论、应用伦理与现代性四个层面对应用伦理学的内涵与价值、方法与实践进行了阐释,指出应用伦理学既有对伦理原则的恪守,又有判断力和实践明智的运用这一重大特征。
江西省社科院副院长曾建平教授以“两个和解视域下的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从马克思恩格斯在双重定位中寻求两个和解出发,指出中国式现代化超越了西方现代化的逻辑设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注重代际和解共享,突出人类和合与共,彰显了“两个和解”思想的时代价值。
此外,河北大学黄云明教授、广西大学杨通进教授、南京师范大学李志祥教授、汕头大学成海鹰教授、厦门大学马永慧副教授、南京师范大学张燕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应用伦理研究中心张永义研究员、华南农业大学唐土红教授、三明学院徐桂兰教授、苏州大学田广兰副教授、福建医科大学莫楠副教授、三明学院余佳樱老师等十二位专家学者也分别做了主题发言。
在分组讨论环节,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应用伦理研究中心、北京市委党校、南开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农业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黑龙江大学、湘潭大学等50多所科研单位、高校、党校的专家学者进行了研讨,他们结合自己的专业与研究领域,就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应用伦理进行了深入交流。中国社会科学院应用伦理研究中心的王幸华研究员、李亚明研究员分别代表所在小组在大会上做了总结发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应用伦理研究中心徐艳东研究员对本次研讨会进行了总结发言。他指出,本次研讨会有三个特点:一是真正意义的学术层面上的研讨会,会议体现了真正的当代平等性,每位参会代表(包括参会同学)都可就感兴趣的相关问题积极参与讨论;二是主题多样,角度新颖,创新性极强;三是不仅现实地激发出了伦理学术新思想,而且对未来伦理学的各种可能发展方式预先做出了研判。
中国社会科学院应用伦理研究中心甘绍平研究员进行了闭幕致辞。他说,这次会议与以往11次研讨会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它是在应用伦理学迎来第二次勃兴的背景下召开的。这一背景强烈地提示着伦理学研究不能仅仅停留在学院哲学的范围之内,它必须拥抱火热的现实生活,并回应最紧迫的社会关切。他强调,应用伦理研究必须拥有一种国际的视野。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应用伦理学将不再仅仅是哲学领域的一种新的学科,它将诞生以伦理学为依托的新的职业。这样便给我们的应用伦理研究,不论是在理论深度还是在实践能力上,都提出了更高质量的要求。他高度评价了本次研讨会,期望大家怀着对三明这个美丽城市的美好记忆,怀着对应用伦理学对社会重大贡献的强烈期待,开创应用伦理学新的局面。
三明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邹晓芟表示,本次研讨会作为一场高水平的思想盛宴,为我校教师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会议良好的学术会风、热烈的学术交锋,真正体现了学术的进步、时代的进步,以及专家学者们自由探索、平等交流的学术精神。
专家学者还参观了三明学院校史展、闽师之源文献馆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实验中心,进行了三明市精神文明建设考察调研。
据悉,中国社会科学院应用伦理研究中心自2000年发起举办首届“全国应用伦理学研讨会”以来,已成功举办11次,该研讨会是我国应用伦理学研究领域创办最早的全国性知名专业学术会议,在国内外学术界具有广泛影响。